欢迎光临妙莲香商城!妙莲香商城专卖沉香、檀香制品,如果您在选购过程中有任何疑惑,欢迎联系微信/QQ:181800789
商品分类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《红楼梦》写尽了清朝香文化。《红楼梦》中可说是芳香四溢,清代,贵族豪富之家流行焚烧藏香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描写的用香场景,算是清代贵族之家用香生活的缩影。让我们一起来品读《红楼梦》中的香元素,感受清代的用香文化
 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 

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中可说是芳香四溢,元妃省亲时, 园内鼎焚百合之香,瓶插长春之蕊。又有销金提炉, 焚着御香,园中香烟缭绕,花影缤纷。
窗明麝月开宫镜,室霭檀云品御香”。

曹家曾任江南织造,权力财富一时鼎盛,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中描写的用香场景,算是清代贵族之家用香生活的缩影。清代,贵族豪富之家流行焚烧藏香,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“藏香”条载:

所谓藏香,乃西藏所制。其味浓厚,得沉、檀、芸、降之全。每届岁除,府第朱门,焚之彻夜,檐牙屋角,触鼻芬芳,真香中之富贵者也。

 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黛玉在写经时常焚藏香,《红楼梦》第八十八回,黛玉在写经时,丫鬟又拿起一子儿藏香道: “这是叫写时点着写的”。第八十九回中,黛玉清早起来,梳妆过后,便命丫环紫鹃点上藏香写经。

曹府使用的藏香,是一位名叫王景略的匠人所制,香方源于拉萨,其方收录在清代医学家赵学敏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:

速香二片,沉香、黄熟香、黄檀香、广木香各四两;春花、甘松、三柰、玫瑰瓣、母丁香、细辛、桧皮、生军、排草、乳香、金颜香、榄油、苏合油、伽楠水、安息各二两 ,冰片一两,右各为极细末,以顶好榆恩二斤,火消十两,化水,加老醇酒,调和为香。

藏香在清人的居家生活中,也是卫生防疫用品。沈叔埏《藏香酬袁春圃方伯》诗曰:“辟邪兼辟寒,却秽同却瘴”。赵学敏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说曹家制作的藏香配方,具有与“杀邪治祟”的功效,以其香熏后,能令人痘疮不发、催生明目。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以香疗疾是明清时期的用香特色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:“今人合香之法甚多,惟线香可入疮科用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七回,贾宝玉因婚姻变故而旧病复发,“只得满屋点起安息香”。安息香具有安神的效果,对安抚贾宝玉的精神大有裨益。

用来给贾宝玉安神的“安息香”,有可能是树脂香料安息香,还有一种可能是具有安神功效的线香,明清时期“安息香”特指两物,一是香料安息香树之脂,二是指线香,《清稗类钞·工艺类》“制安息香”条载:

今通用之安息香,则多以他种香料合木屑作线香状,但袭安息香之名,实无安息香料也。

 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清院版《清明上河图》香铺边晾晒的线香

线香使用简便易行,在民间逐渐流行起来,成为清代最主要的香品。不过追求古法与古意的“隔火熏香”,却始终不曾断绝。董以宁《相思儿令•烧香曲》:“银叶如钱一点,漫爇小蓉丸”描写的是隔火熏香之法焚爇香丸;屈大均《感皇恩·煎香》描写隔火熏香之法焚爇沉香

熟结水沉同,煎宜火细。不取香烟取香气。氤氲一缕,不作巫云苍翠。味生空里令人醉。

清代,隔火熏香之用的炉具——“炉瓶三事”,成为居家生活中比较流行的陈设。《红楼梦》五十三回元宵开夜宴,贾母花厅之上共摆十来席。每席旁边设一几,几上设炉瓶三事,焚着御赐百合宫香。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炉瓶三事由香炉、香盒、箸瓶组成,此三件为一套。香炉用以燃香,香盒贮香丸、香饼、香木,箸瓶盛放香匙、香箸。

炉瓶三事摆设也有一定要求,一般中间放置香炉,香炉两边各置箸瓶、香盒。有客人来访时,焚一炉香待客,香烟袅袅,一室芬馥,使厅堂更有气氛。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贾府元宵夜宴上焚烧的“百合宫香”,为宫中赐予贾府的香品。香自古就受到贵族的推崇,清代皇帝往往会赏赐一些香品给臣下或藩部王公等。宫中调香用料奢华,常以等名贵的沉香、檀香、麝香、龙涎、香油等制作合香,香气尊贵浓郁芳香持久。

清代花露香油的提炼技术成熟,被广泛用于熏香制作之中。《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》载,雍正六年四月十七日,太监刘希文一次交来66罐玻璃罐装的香油,雍正帝指示将之交给造办处收贮,以配香使用。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清代宫中有一剂“避风巴尔萨木香”,就是以各种香油与香料调配。避风巴尔萨木香属于“西洋香”,为宫中供职的传教士所献。熏焚“西洋香”隔火熏香之法为妙,冒辟疆《影梅庵忆语》载:

有真西洋香,方得之内府,迥非肆料。丙戌客海陵,曾与姬手制百丸,诚闺中异品,然爇时亦以不见烟为佳。

冒辟疆与董小宛曾依内府的西洋香方,制作了百粒西洋香丸。冒辟疆品鉴此香说“爇时亦以不见烟为佳”,这“不见烟”的焚香方法就是隔火熏香。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除了使用熏香芳香环境营造氛围之外,清人也常用熏香把衣服、被褥熏得浓芳。傍晚临睡前,用熏笼浓熏绣被,是富贵人家卧室里的常景,王时翔《齐天乐》诗曰:“绣被浓熏,雾笼双彩羽”。

冬日里,还有一种取暖兼具熏衣、熏香的“手炉”,其形制较小,可随身携带置于袖中或怀中,又有“袖炉”、“捧炉”之称。清人张劭曾以《手炉》为题作诗一首:

松灰笼暖袖先知,银叶香飘篆一丝。顶伴梅花平出网,展环竹节卧生枝。不愁冻玉棋难捻,且喜元霜笔易持。纵使诗家寒到骨,阳春腕底已生姿。

 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手炉是古人冬天最流行的日用“小五金”,清斋焚香、炙手熏衣、烹茶对客常谈,都可以使用手炉。《红楼梦》十九回, 袭人“向荷包里取出两个梅花香饼来,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”,放与宝玉怀中取暖熏香。

手炉内燃的“梅花香饼”,有可能是以诸香调制,模拟梅花香味的合香香饼。也有可能是梅花形状的香炭饼,香炭饼制作时会加入梨、枣的果汁,燃烧时有丝丝甜香。史梦兰编撰的《全史宫词》中,有诗描写香炭在金鸭炉内燃烧,既香且温的情景:

连天雨雪朔风骄,金鸭香温炭饼消。帘卷玉楼人尽望,三千宝帚扫琼瑶。


版权申明:

图文整理自网络,所有版权归属原作者,
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
妙莲香商城
(www.miaolianxiang.com)
扫码关注
妙莲香商城公众号
↓↓↓

香文化:在《红楼梦》中品味清代用香文化

扫码关注公众号,获取商城优惠码

凭此优惠码,在妙莲香商城

下单购买天然香品

沉香、檀香,线香、盘香

享受九折优惠


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